小帕谈第六回合死里逃生
实际上,他是将神之存在与否的问题悬起来,成为一个永久性的问题,而要人们去体会。
这就又同情感联系起来了。但程颢虽认为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,或不能说,但他并不认为人生而静以上是没有意义的,因而是应该取消的。
但王夫之认为,情欲是有公私之分的,这个分别是至关重要的。《尚书》中有道心惟微,人心惟危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这样四句话,后来成为儒家哲学中的重要问题,并引发出人心道心之争。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说,他们所继承、发展的德性学说,即要求人类的情感和欲望遵循自然法则(不同于西方的自然法则)即道德理性、道德目的而发展,这一点是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。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,欲本身无所谓公私,就其人人都有欲这一点而言,可以说共,但不必说公。这当然不是绝对的,不是说中国哲学没有性-知-欲方面的内容,但是以性-情-欲为主,前者服从于后者(如格物致知说)。
西方哲学从总体上说,可以用性-知-欲这一结构来表示。儒家所重视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需要着重指出的是,熊十力虽然提出了各种说法,如体用可分,而实不可分,即体即用,即用即体[3],体必成用,……用必有体,体用有分而实不二[4],全体既成大用,……大用成于全体[5],全体显用、即用显体[6],称体起用、摄用归体[7],等等,他特别喜欢用海水与众沤比喻体用关系。
这就进一步论证了体用不二之说。[11]《体用论》,第145页。这从他的裁成辅相之学看得很清楚,熊十力对《周易》的裁成天地之道,辅相天地之宜[73]非常重视,认为这是内圣外王之学的重要表述,其中既有敦仁之学,又有治物之学。[79]《体用论》,第285页。
按照西方的二元论哲学,心灵和肉体是分离的、对立的,肉体属于自然,而心灵则是自我意识。[63]《体用论》,第242页。
它认为本体虽然是现象的根源,但它是现象背后或超越于现象之上的独立存在的实体。在宋明时期,天道不在人之外这一学说,不仅为心学派(陆、王)所主张,而且为理学派(程、朱)所主张,只是心学派坚持人心之外无天道,而理学派则认为天道既在人心之内亦在人心之外。这种哲学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是人与自然的对立,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。[81]《体用论》,第266页。
进入 蒙培元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熊十力 。实体举其自身全变成功用,即功用以外无有独存的实体。……此其大不可通者二也。心、物非异体而不可分割,这是最高原则[70],应当在这一最高原则之下解决明心、治心与明物、治物的关系问题。
这是西方本体论即实体论哲学的根本特征。既是主观的,又是客观的、普遍的。
[53]《体用论》,第141页。[20]《体用论》,第574页。
本体为能变,……为恒转。熊十力首先区分了智与识,这一点同古代哲学家特别是宋明哲学家是一致的。[78]《体用论》,第283页。[13]余敢断言,本体是具有生命、物质种种复杂性,不可任意想而轻断定其为单纯性。宇宙大变化,故故不留。离了功用、过程(生之功用、过程),则无所谓天道本体。
二者虽然是本体所内含之两端,以其相反相成使本体变成大用即功能,但熊十力更重视精神的主动作用,而精神是指生命、心灵而言的,也就是说,生命就是本体所本有的内在潜能或能力。[24] 阿尔弗雷德·诺斯·怀特海:《过程与实在》,杨富斌译,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2月版,第72页。
天人之际之所以微乎微乎,即在于此。关于心灵,熊十力承认,心灵有知、情、意三方面的作用。
人之本心常不为小己之私欲私念所锢蔽,廓然与万物同休戚。儒学返己之道以敦仁日新为主,而克制小己之私欲,无令妨碍仁德发展,则亦兼有二氏之长而无其短。
熊十力虽然很重视自由意志,但他对知识问题有一种自觉的意识,克服了传统哲学之不足。熊十力明确提出人之所以为尊,不在于人比万物优越,而在于人能实现自己的德性,人只是万物发展之最高级,而不是万物的主宰,人与万物本来就是一体的。宇宙是有生命的,万物也是有生命的,本体论哲学所要揭示的,就是自然界的生命创造。只有这样,人类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,而不至于丧失人性。
仁就其内容而言,是恻隐之情,但是必须有智的直觉,这样才能成为仁德。所谓浑沦的全体,就是万物有机联系而不可分的整体,不是机械的集合。
[74]裁成有裁度、操纵、改造之义,包括利用、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的利益和需要,是事功之事。人禀受天赋生生之德而为本心,此本心就是仁心,或者说以仁心为其核心。
这其间的关系非常复杂,但是,以人的利益为中心,还是以敦仁为中心,二者则是有原则区别的,可以说有毫厘千里之差。在这个问题上,他批评了宋明儒家。
[41]《体用论》,第268页。但是,科学必须同返己之学相结合,在人生哲学的统领之下去发展。要解决宇宙人生的大问题,就要坚持有机整体论的观念和方法,这样才能确立人在宇宙自然界的地位。[40]《体用论》,第266页。
熊十力称自己的哲学以体用不二为宗极,以翕辟成变为枢要,以天人不二为究竟。[17]《体用论》,第50页。
[39]《体用论》,第272页。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贪欲,从仁爱之心出发,那么,人就会感受到,人与万物是息息相关、休戚与共的。
所谓体用不二,研究者进行过很多解释,这里不再重复。他说:精神不可当作宗教所谓神来猜度比拟,如何道他有目的?[43] 这是反对神学目的论的。


海口有50万人办理城镇居民医保


锤子T系列成为绝唱?罗永浩:今后旗下所有手机均采用坚果品牌


互联网大佬们如何看待对中兴事件?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


今后社保卡可以全国通用


烟台市积极开展保险宣传活动


你的男神生日 vivo携手热血街舞团打造一鹿V舞X21黑金定制礼盒


太平洋车险保费


消费者如何防范手机理财风险


新疆失业保险基金有力支持就业再就业


双胞胎姐妹愁学费 孩子教育金要趁早规划
